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福建高考 - 正文
福建:为争取儿子高考加分检察官打起官司
来源:海峡都市报 2006-6-6 9:39:59 【字体:小 大】

核心提示:俗话说:“好汉不提当年勇!”然而,在高考中考加分政策的诱使下,南平市检察院一位做过多次好事不留名的检察官任建平,为了让儿子能在今后的中考、高考中,获得见义勇为的相应加分政策,一年多来往返奔波于多个部门,要求延平区见义勇为办公室确认他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。在申请遭拒后,他将延平区见义勇为办公室及延平区公安分局告上法庭。

  昨日,该案在延平区行政法庭公开审理。任建平此举备受人们争议,大家再一次把目光集中于本案幕后的真正焦点———中、高考加分政策,与相对应的“裸考”(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,仅凭考试成绩)。任建平说,他起诉的目的也只有一个:为了不让儿子在中、高考中“裸考”!

站在他曾经救人的江边,任建平说他为了儿子,什么都可以豁出去

N本报记者 阮友直 涂明 文/图

“救人勇士”

  较起了真

  今年50岁的任建平因病于去年提前退休,这个平素里做了不少好事却不爱张扬的人,却因为看了一篇报道后较起真来。

  2005年3月,任建平从媒体上获悉“我省政府规定见义勇为者子女,可在中考或高考升学考试中享有加分10~20分的待遇”。这对于他即将面临中考,正在念初二、成绩差强人意的14岁独生子任小明(化名)来说,意义非同小可。当晚,任建平辗转了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,“享受加分后,儿子上重点高中就更有了保障,今后上重点大学就多了一个机会!”任建平说:“为了儿子今后的前途,我豁出去了把淡忘多年的救人往事都给捡了起来!”

  任建平所说的“救人”是发生在2003年8月14日,他自称,当天他在游泳时,发现不远处的深水区有个40多岁的妇女金仲珊(化名)正拼命呼喊“救命”,身旁的男子试图救她时被妇女牢牢抱住,双双下沉。看到情况危急,他迅速游近,那妇女本能地抓住他的手臂,那男子才得以脱身。随后,他用力把她拖出深水区使她转危为安。当时,他并不在意被救者的身份,只是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。

  据任建平的同事童晓杰介绍,任建平多次遇上溺水者,总是毫不犹豫地上前营救。多年前,在建阳西门水电站水库为了营救落水的战士,奋不顾身纵身跳下十余米深的水中,但因错过了抢救时机,该战士溺水身亡,最后他还潜泳到水底把遗体捞起。同样在这个水库,他还救助了一名在库区中央被歹徒凌辱的女大学生……“平时,他都不爱张扬这些陈年旧事,没想到此次都给抖了出来!”

  为了能给儿子加分,任建平四处收集救人的材料,遍访目击者及被救者,于2005年5月25日,向延平公安分局见义勇为办正式提出申请,要求对其见义勇为的行为给予确认。然而,被救人金仲珊被问及溺水被救一事,归结为“被陌生人拉了一把”,大可不必“太在意”。

为了儿子,他打起了官司

 在任建平提出申请8个多月后,2006年3月6日,任建平终于收到延平分局见义勇为办公室复函,认为他的行为“仅属于游泳中常见的互相帮助、互助友爱行为”,“不符合《福建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》第六条规定的见义勇为情形之一”,对任建平申报见义勇为的行为“不予确认”,但他的行为应予以提倡。

  任建平说,当时他与被救者素不相识,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,才使溺水者脱离危险,他的行为符合规定中的情形,即:“为保护国家、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,不顾个人安危,挺身而出。”其间,为了讨个说法,他开始频繁地向南平市政府、市公安局、市政法委及延平区相关部门反映,要求重新确认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,可是一直未果。

  这期间,该院另一名检察官因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,其子女获得了高考加分,终于进了一所重点本科大学,这更坚定了任建平“高考加分的魔力”,于是,他就想通过法律途径讨个说法。

  5月10日,任建平以延平区见义勇为办公室和其所属机关延平公安分局为被告,提起行政诉讼,要求法院判定自己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。

  昨日,在庭审中,控辩双方围绕“确认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程序是否合法,对任建平救人行为性质的认定是否错误?”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。法院拟于近日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。

一场关于私利和善举的争议

 在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下,任建平走上了一条艰苦的为子求分路,一时间在南平市当地受到了多方争议。

  谈到任建平,延平公安分局见义勇为办公室主任顾建军笑着摇摇头。“他的行为难以理解”,顾说,如果任建平救人的行为真够得上见义勇为,他一定会为其争取申报,而不需要他四处奔走上访。延平区今年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申报的4个见义勇为者加分名单中,无一人是自己主动要求的,都是群众或所在单位推荐。顾建军说,任建平为了给儿子加分,可谓煞费苦心。

  “他的目的性太强了,在我看来接受不了”,南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黄先生说,任不是为了见义勇为的荣誉,而是怀着给孩子加分的私利,“这怎么说都悖于见义勇为的精神,充满了功利性”。

  两年前的“被救者”金仲珊告诉记者,经过此事后,她对任的感激之情已完全消失,“现在只有厌恶”。她说,任建平为了向公安机关提供他的“见义勇为证据”,几个月来多次找她提起当年的“救人事迹”,还偷偷录音以作为证据。其实,那次自己在浅水区游泳,落入一个大坑,仅仅被他“托了一下”。现在,他却拿这事大肆张扬,还弄到法庭上去。

  就连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小任,也开始不理解老父亲。小任劝老爸说算了,“我会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的,你不要为了我加分再折腾下去了……”

加分政策有多少“魔力”?

 尽管为子求分之路受到多方指责,但任建平坚持一定要彻底打完这场官司。

  任建平说,现在的中、高考竞争如此激烈,一分就可能决定一生的命运,而按照儿子目前的成绩,很难考入重点中学南平一中。“但是,如果我能评上见义勇为称号,给儿子在中高考时加个10分,结局也许完全不同”,多10分,儿子的竞争力便大大增强。

  此外,记者了解到,南平今年中考应届生有一部分学生享受加分的待遇:有的学生家长是少数民族、归国华侨或革命烈士,有的学生评上了省级三好学生、国家二级运动员……这些学生天然地比其他考生在起跑线上领先。对此,任建平认为,在没有加分的情况下,儿子在中、高考时与这些考生竞争,“并不公平”,将处于绝对劣势。

  记者采访了南平市的几所重点中学,不少教师表示,近年来,中高考加分不仅门类繁多,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。除了传统的三好学生、文体特长生、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加分优惠外,见义勇为、归国华侨、退役军人、劳模、教育世家的子女等名目也纳入了福建省加分行列。这些加分“土政策”让普通考生们觉得在未考前就被拉开了距离,造成大部分考生及其家长心理不平衡。在1分都可能决定考生命运的今天,任建平为子求分四处奔走是可以理解的。

  “如果未规定见义勇为者的子女可以加分,我绝对不会来争这个荣誉。”任建平激动地说。

加分扭曲了行善者的灵魂

 2003年3月,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和省高招委联合出台一项政策:规定凡获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考生或子女高考时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;设区市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考生或子女高考时可享受加10分的照顾。这是福建省在继北京市之后,第二家出台类似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政策。随后,福建大部分城市,又出台了相关见义勇为者子女中考加分的“土政策”。

  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李建生说,当时社会上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,对见义勇为者的物质奖励又有限,为了鼓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,改善社会风气,便出台了该政策。这可以弥补物质奖励的不足,将福利延续到见义勇为者子女一代。“这项政策出台后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支持”。

  李建生认为,任建平救人时是不怀私心的,当时也未向被救者提出任何要求。可当得知见义勇为者子女可加分的消息,任建平突然强烈要求评上见义勇为,这都是加分政策的极大诱惑力引起的。

  “虽然我省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鼓励更多人能见义勇为,但随着考试一年比一年激烈,加分政策让一些低调的好心人狂热起来,纷纷走上为子求分之路。”李建生说,这已扭曲了见义勇为者的心灵,使其变得功利,离无私奉献的见义勇为精神越来越远。

  福建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赖文指出,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,见义勇为是美德的表现,任建平若因为救人而争取荣誉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,但他却是在加分政策的怪圈里,为了子女加分而站出来大肆宣扬,他原本的行善心理因此被扭曲。这也折射出中国目前教育奇怪的加分政策的弊端。

  教育界有关人士也表示,在“一榜定终身”的大气候下,即便有如何严密的审核程序,有如何细化的评选标准,只要有加分项目的存在,就会有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关系、托门路,通过各种手段谋取加分,而这极易孳生腐败。

  据了解,湖南省已走出了取消加分政策的第一步,该省教育厅近日宣布了一条措施,取消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、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、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等相关人员的高考加分奖励制度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